• banner1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内部新闻

第一轧钢厂:改善裙板导轮QC项目攻关取得显著成效

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第一轧钢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鼓励和引导全体员工开展群众性QC小组攻关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群众创新氛围。

新澳49图库资料

       第一轧钢厂以一线员工为主力,围绕降本增效、品质提升、效率提升等方向,结合生产、设备实际情况成立了多个QC活动小组,掀起了攻关小改进,促进大提升的项目攻关热潮。
       自活动开展以来,员工综合能力稳步提升,完成了多项设备改进和技术攻关,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改善裙板导轮划伤QC项目攻关取得显著成效。
       冷床是第一轧钢厂生产线的重要设备区域之一,是钢材在进入矫直机矫直之前达到温度要求的必要环节。
       厂部机修工段员工发现:钢材经过轧机轧制,在重力和辊道动力的作用下,分别与辊道和导轮之间进行滚动摩擦,并最终进入冷床区域,在这个环节中若发生导轮故障卡死,钢材与导轮之间就会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卡死的导轮会对钢材表面造成划伤,影响产品最终的质量。
       在厂部支持下,机修工段组织员工迅速成立了改善裙板导轮划伤QC小组,及时开展解决裙板导轮划伤问题攻关。
       攻关组遵循着科学的“PDCA”攻关思路,跟踪现场、广收数据、多次试验、全面分析,持续推进项目攻关。为了找到故障源头,小组内部安排组员对近几个月更换下来的故障导轮进行了逐一排查和分析,并对线上导轮的过钢实际温度进行了长期的监控。
       经过排查发现,绝大多数导轮内部轴承都未发现润滑痕迹,轴承内滚珠存在因缺油而脱落的情况。
       小组人员经过讨论认为,轴承材质较差、线上设备供油间隔过长、导轮结构设计存在问题等都可能是出现此种故障的原因。
       小组安排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利用故障树(FTA)分析法、PFMEA分析法、柏拉图要因分析法等多种科学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比对,最终确认导轮存在的结构设计问题是导致该故障的最主要原因。
       小组通过提高单次供油量、缩短供油间隔、改进导轮设计等变量多次试验后发现,改进导轮设计的方案相比于其他方案而言对改善导轮划伤的效果最好,收益最高。
       缩短供油间隔和提高单次供油量虽然效果不如改变导轮结构明显,且会增加一定油耗,但仍能有效降低导轮卡死的概率,增强导轮的润滑效果。经过小组研讨决定采用以改变导轮结构设计为主,高温时期辅以增大油量,缩短供油间隔的改进方案。
       经过QC项目攻关,冷床裙板导轮划伤情况已经得到改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避免了划伤问题造成的停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为坚持为客户提供专业价值的卓越产品、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讯员 占进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