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集团各大板块按照 “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掀起生产经营新高潮”总体要求,高水平完成了各自的生产指标,其中东方特钢、马拉兹、铜管事业部纷纷捷报频传,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有力地支撑了集团的稳健发展。
东方特钢铁钢材全面超历史
东方特钢始终牢记目标任务,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工序协同配合日趋完善,主要生产指标迭创新高。
铁前系统,烧结分厂主动调整生产组织,全力配合环保调控,保障生产和管控两不误,取得了指标最佳、产量最高的好成绩,月产烧结矿35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完成了2#机微负压点火技改,成品除尘变频器投运等节能改造项目。炼铁分厂解放思想,自加压力,全力提升铁水产量,中下旬三座高炉在高富氧、高冶强状态下,持续保持了高水平稳定顺行,10次打破日产历史记录,月产铁水总量迈上20万吨新台阶,超历史最好水平近8000吨。
炼钢系统,电炉和转炉同时创下了月产新纪录。第一炼钢分厂加强电炉设备点检与维护,不断优化炉机衔接及生产组织管理,全月电炉钢产量突破7万吨。第二炼钢分厂围绕“达产、达标、达耗、达效”要求,有计划、按步骤扎实推进,在装备的驾驭管理、人机磨合、工序优化、生产组织管理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两大分厂合格连铸钢坯产量14次刷新日产纪录,月产合格连铸钢坯产量攀上26万吨新台阶,超历史记录近1.6万吨。
轧钢系统,超历史最高月产近2万吨。其中第二轧钢分厂全月主体设备运行稳定,生产组织有序,首次实现了全月满负荷作业,轧机作业率、产量及主要技经指标均创新高;第三轧钢分厂产量远超历史最好水平。轧材月产量首次突破20万吨,其中棒材15.5万吨,超历史最好水平近3万吨。
辅助分厂和职能管理部门,围绕“铁钢材全面超历史”中心任务,靠前服务,主动与生产分厂对接,研究工作,全力保障,做到了生产有序,物流通畅。机修分厂配合生产分厂的重点检修抢修,全线作战,产值比上月翻了一番。40MW发电实现较高水平稳定运行,月发电总量及平均小时负荷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物资总库在保证日常工作不受影响情况下,按照公司要求于3月初顺利接手棒材精整、倒棱作业,日精整、倒棱作业量已稳定在700吨以上。
技术质量系统严格落实高负荷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控,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和工艺制度纪律的执行。主持了两个炼钢厂6个新钢种的生产,均实现首次生产的一次性成功。设备管理系统着重抓设备可运行率及实际开动率考核,协助分厂推进设备定修,取得良好效果。安全环保部门按计划推进三级安全标准化落地工作,抓现场督察和教育培训工作,落实环保的全方位全天候管控,确保实现达标排放。
马拉兹实现产销四创记录
马拉兹3月份实现四破记录,导轨成品产销同比增长130%、134%;毛坯产销同比增长315%、2981%,导轨成品产销售量、毛坯产销售量均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销售部门坚持市场先行,充分做好2018年大客户订单的谋划工作。获得通力、蒂森50%市场份额,其中一举拿下通力10万吨的年订单量,在行业内创造最大历史订单,为马拉兹2018年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设备部门对重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和整改,大大提高了设备稳定性,为高产做好充分准备,其中手动剖分线技改完成后,剖分线整体产能提升315%。同时,包装线、非标线、一期夜班的增加,为确保达产生产,满足销售发货提供了人力保障。
以通力VDA6.3项目为管理抓手,全面深化体系化管控,修订完善制度28份,全面提升了公司体系化管理水平,先后通过了蒂森全球审核、奥的斯样品审核、三菱样品制作和迅达的现场审核。对每个项目制定了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奖惩管理措施,充分调动了员工激情。充分利用激励措施,对超产、提质项目,在进行即时物质奖励的同时,发布红色奖励通报,全面调动员工的士气和斗志,营造人人争先的态势。
对新增产线招聘的新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职能落实到班组长,同时全面建立岗位技能矩阵化管理,确保了新员工技能的快速提升。坚持“能者上、劣者下”的原则,调整车间主任,合理配置一线管理人员,并持续展开车间、班组大比武,全面快速掀起了集团要求的“高产稳产、安全生产”新高潮。
铜管事业部产销再创新高
铜管事业部铜管产销双超3500吨,回笼资金2.01亿元,生产成本较2018年年度控制目标低48元/吨,较历史最好水平下降248元/吨,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佳。
制造部秉承“开始就是冲刺”的理念,面临节后出现的 “用工荒”,工段长主动顶岗,部分员工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完成每天既定的生产计划;对于新进员工更是采用“一对一”的特殊方式快速培训,让新员工在短期内基本掌握操作技能,发挥出最大的个体效益。通过狠抓设备点巡检的执行,密切关注设备状态,关键设备(轧机)月度故障停机已能控制在24小时以内。
在现场管理中着重关注品质提升,结合不合格品的类型进行分析原因,对于主要缺陷制定出相应的纠正及预防措施,如定期清理料盘、清理行车以及通过对盘拉机防护门的整改,使铜管表面夹杂问题得到了改善;针对铜管壁厚不良及表面疲劳纹的问题进行专题攻关,反复跟踪验证从根本上解决;产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不忘成本控制,制造部制定了成本管理目标,减少生产现场不合理的浪费,同时制定工段生产成本目标,培养员工成本意识。
市场开发方面,销售部通过对广东、江西、浙江、上海、安徽及本地市场深入挖潜,有针对性的针对海亮、金田、精艺等主要竞争对手的特点,扬长避短,开发了一批客户和潜在 客户,目前,已对海尔空调形成销售,对TCL公司有了实质性进展。同时,根据客户规模、资产情况、产品需求、销售渠道及资信情况进行筛选,严控账期客户,有效规避资金风险,基本完成了销售回款平衡的目标。
(通讯员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