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与炼钢厂根据调研活动内容,积极践行公司“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项目攻关,在工艺流程优化、成本控制、新材料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持续改进,通过技术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全面开展降本增效工作。
流程优化
技术中心与炼铁厂展开合作,推进一罐到底铁水衔接模式,减少铁水热量损失,配合炼铁对铁水包罐嘴进行改造,减少撒铁;与质量处共同对铁水带渣量进行实时监控,不断提高一罐到底比例,截止到目前,一罐到底比例已提升至75.75%,降低混铁炉运行费用约1.5元/吨铁,进一步了提高转炉终点碳和终点温度。
技术中心按钢种和用途,优化钢种冶炼工艺路线,进行分级管控,在稳定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智能定重系统、割渣吹扫装置等改良投用后,铸坯重量达标率提升至85%以上,割渣比例降低了25%,从而为提高热送比,降低内部周转库存和提高轧钢成材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本控制
技术中心优化合金钢系列合金搭配,降低合金成本,针对低碳合金的使用等,制定实验方案,通过反复实践,摸索出适合公司现状最优合金搭配方案。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转炉终点碳指标处于较好水平;协同炼钢厂进行钢包渣量降低攻关,通过优化中碳钢钢包顶渣渣系,在减少钢包顶渣渣量的同时保证了炉渣碱度、流动性以及炉渣吸附夹杂物的能力,渣量降低约2.08kg/吨,降低成本约2.6元/吨;以炼钢为主体,围绕提高LF座包温度、成分达标率,提升钢水可浇性等开展关键工艺指标提升攻关,通过持续攻关,连铸坯综合收得率提升约0.03%;采用富氧技术,烘烤中包,烘烤温度提高50℃,既提高了质量,又降低了煤气用量。
应用新材料
技术中心优化炼钢用硅钙线,改为无缝实芯钙线,减少了用量,降低了成本,针对优特钢等对Ca处理要求较高的钢种,使用无缝实芯钙线代替硅钙线,还对精炼钢水进行了变性处理,一系列技术、工艺改造都达到了预期,无缝实芯钙线相比硅钙线吨钢使用量可降低耗材约40%,降低成本约3.2元/吨。针对较高质量要求的钢种,推进整体水口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连铸保护浇注效果,减少吸气,钢水纯净度持续提高。
下一步,技术中心将进一步深挖内潜,在合金搭配、生产效率提升、耐材寿命提升、工艺备件消耗等方面加强优化和提升,全力推进内部工艺降本增效再上新台阶。
(通讯员 李海涛 张小华)